【资料图】
日前,记者从安吉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获悉,安吉县首条水上旅游航线即将开通。“这条旅游航线即将开通,也是对西苕溪流域水质的肯定。”安吉交通执法队水上执法分队队长李骞介绍,“为了提升这片水域的环境,安吉交通执法队可下了不少功夫。”
西苕溪也叫梅湖线,始于安吉县阳光坝,经湖州并入长湖申线航道,其中安吉段全长28.58公里。据悉,安吉县内所有在营业的13个港口码头,600艘在册船舶均已安装水污染物接收装置,船户每次靠岸只要用“e航运”APP扫一扫排污码,岸上污水收集装置电源就会自动接通,将船上的生活污水抽吸上岸。与此同时,安吉交通执法队也通过船舶进出港次和污水上岸记录,全程盯牢船舶生活污水,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的问题。
“我们上船检查时,要求船户落实‘先上岸再作业’,船户15天内必须有一次生活污水上岸记录,并且船户的每次排污数据都会实时传送到智慧海事平台。”李骞告诉记者,船户是水质环境的源头,只有把握住源头,才能实现有效改善。
航道长,船户多,如何实现精准管理?智慧海事平台是关键。安吉交通执法队以多个船舶“北斗”智能终端为武器,构建起一个“看得清、够得着、管得及”的防污染治理专业化体系平台,全天候监控安吉辖区100至400总吨内河货船生活污水柜的储水、排放情况等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自动报警并远程阻断偷排行为,实时数据同步上传至船E行平台,生成电子单证,传送至交通执法队人员手机上,实现精准拦截。
不仅如此,改善水质环境需要多维度的努力。去年安吉交通执法队采购了快速燃油检测仪。“以往船舶燃油检测都将待检油送到外面,几天后才能知道结果,现在3分钟就能出结果,既缩短了检测时间,也便于执法队员对燃油含硫量超标船舶进行及时处理。”李骞介绍,除了增加设备投入,提升执法效率之外,安吉交通执法队在日常还会不定期开展执法与监督检查,每月月初统计、发布各码头船舶污染物上岸率情况,督促辖区内港口企业履行防污染主体责任,按照《港口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登记表》,落实码头各项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和维护使用,形成执法队、港口、船舶三方发力,共同守护西苕溪水域生态环境。
未来,待水上客运开通后,安吉交通执法队将持续推进西苕溪水质改善,计划设立客运船生活垃圾分类箱,督促客运船规范使用油水分离器,采购水上无人机,将空中巡逻与水面巡逻相结合,实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行为,力争西苕溪水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。
编辑|周倩
记者|袁梦南
通讯员|何慧
*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南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